霍爾效應傳感器原理
發(fā)布時間:2024-9-30 13:11:29
瀏覽:468
分享至:
霍爾效應傳感器基本上由一塊薄的矩形p型半導體材料組成,例如砷化鎵(GaAs),銻化銦(InSb)或砷化銦(InAs),它們通過自身連續(xù)的電流。當器件放置在磁場中時,磁通線在半導體材料上施加力,該力使電荷載流子,電子和空穴偏轉到半導體板的任一側。電荷載流子的這種運動是它們經(jīng)過半導體材料所經(jīng)受的磁力的結果。
當這些電子和空穴移動側邊時,通過這些電荷載流子的積累在半導體材料的兩側之間產(chǎn)生電位差。然后,電子通過半導體材料的運動受到與其成直角的外部磁場的影響,并且這種效果在扁平矩形材料中更大。

通過使用磁場產(chǎn)生可測量電壓的效果被稱為18世紀70年代后發(fā)現(xiàn)它的霍華德霍爾的霍爾效應,霍爾效應的基本物理原理是洛倫茲力。以產(chǎn)生跨越所述裝置的電勢差的磁通線必須垂直,(90 ?到的電流的流動),并按照正確的極性,通常一個南極的。
霍爾效應提供有關磁極類型和磁場大小的信息。例如,南極會導致器件產(chǎn)生電壓輸出,而北極則無效。通常,當沒有磁場存在時,霍爾效應傳感器和開關被設計為處于“關閉”狀態(tài)(開路狀態(tài))。它們僅在經(jīng)受足夠強度和極性的磁場時才變?yōu)椤敖油ā?,(閉路狀態(tài))。
基本霍爾元件的輸出電壓(稱為霍爾電壓,(V H))與通過半導體材料的磁場強度(輸出αH )成正比 。這個輸出電壓可以非常小,即使受到強磁場也只有幾微伏,因此大多數(shù)商用霍爾效應器件都是通過內(nèi)置直流放大器,邏輯開關電路和穩(wěn)壓器制造的,以提高傳感器的靈敏度,滯后和輸出電壓。